煤价持续低迷,一场以消化过剩产能、提高有效供给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改革正在持续影响这个行业。除了广受关注的去产能,煤炭的供给侧改革还能提供多少种可能?
记者日前在煤炭基地山西朔州采访时了解到,当地点“煤”成金,从“煤渣渣”中开发出日用品、工艺品、“千年建材”,甚至化妆品添加剂。一位企业负责人直言:“煤炭浑身是宝,能创造无限可能。”
重新认识煤炭创造无限可能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低热值煤,粉煤灰是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细灰。多年来,这些“煤渣渣”被当地人视为垃圾固废,现在,人们却从中淘出了备受追捧的宝贝。
在朔州市平鲁区循环产业园区的一间实验室里,山西晋坤矿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军向记者展示了几款面粉状高岭土产品。他说,这些都来源于窗外那堆黑黢黢的煤矸石,“经过磨细、煅烧等多道工序,高岭土晶体可以细到面粉颗粒的1/30,广泛用于涂料、造纸、电线电缆等领域。”
甚至,女孩子常用的美白、防晒化妆品也少不了高岭土。“高岭土晶体是六边形片状结构,可以覆盖在皮肤上。这种形状好于此前化妆品中的钛白粉,而且成本下降80%。”李亚军说。
粉煤灰创造的可能性更多。“我可以建造一间房子,全部用粉煤灰产品:从建房子的砖、地板、门窗、墙壁保温板,到室内的餐桌、茶几、橱柜、床,再到碗筷、首饰盒、壁画等。你完全可以拎包入住。”山西省润臻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勇说,“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崔源声说,添加了粉煤灰的建材可以达到岩石的硬度。
煤炭供给侧改革需补齐科技“短板”
目前,朔州市正不断从煤堆中推陈出新,开发出一系列高附加值的产品。产品创新“无中生有”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朔州脚下蕴藏着420多亿吨煤炭,有“煤海”之称,但短板在于煤炭综合利用的科技人才匮乏。朔州市外宣办主任石永杰说,为此,当地向科研院所“借智”,免费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短短几年内建成4个粉煤灰综合利用研发中心,并与国内16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固废资源化研究中心,现已成为全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的示范研发基地。
加大对发明专利的支持力度,为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朔州不仅把专利事业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还建立专利激励机制,对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秀专利项目给予奖励。
朔州已经形成煤炭固废领域的科技研发高地。朔州市委书记王安庞介绍说,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发出的技术成果中80%以上属于国内首创,6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朔州市的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已经取得13项国内专利、1项国际专利,其中粉煤灰提取二氧化硅和氧化铝新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煤系企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煤炭市场依然低迷、改革步履维艰。然而记者走访多家煤系创新企业后发现,受益于技术创新,这些企业受煤价下跌波及较小,公司利润连年走高。
朔州市固废综合利用工业园区研发中心负责人李国胜说,粉煤灰既可以制造出透水系数高于国家标准1.5倍以上的透水板砖,适应“海绵城市”的需要,又能建造毫不透水的地板,用于室内装修,“不同的产品迎合多层次的市场需求”。
胡勇直言,一吨煤炭不过二三百元,许多煤企挖一吨赔一吨,但用粉煤灰开发门窗等建材每吨利润可以达到11000元以上,“企业收入已经连续三年翻番,2016年有望达到5亿元”。
山西晋坤矿产品有限公司也连续多年稳定增长,并打入国际市场,2015年出口创汇增长幅度超过20%。“这个成绩在整个煤炭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显得更加不容易。”李亚军说。
朔州市经信委副主任高钧说,目前,朔州市煤炭综合利用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2015年产值达到1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5%,成为这个产煤大市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