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是蕴藏于页岩层的天然气。页岩气储量大,据世界能源署的估计,中国可能有26万亿立方米的储量,与美国基本持平。但是页岩气勘探困难、开采更难。
自从美国页岩气开采技术突破以后,我国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工作。随着水平井技术和压裂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技术条件。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延长石油等企业已先后开展页岩气的勘探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相继在重庆涪陵、彭水,四川长宁,贵州习水和陕西延安等地区取得重大突破和重要发现。
截至2015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储量5441亿立方米。中国石化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50亿立方米/年产能已经建成投产,实现年产页岩气31.7亿立方米。中国石油正在长宁、威远、昭通地区开展26亿立方米/年产能建设。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
但是近年来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我们的页岩气勘探开发难度远远大于美国。主要表现在:
(1)勘探难度大。北美页岩气主要形成于上古生界及侏罗系海相页岩,而我国发育的海相页岩主要分布于寒武系和志留系。中国石化在早期的页岩气勘探工作中,借鉴了美国的勘探经验,先后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海相页岩的江苏宣城、湘鄂西地区开展勘探工作,结果失利。在陆相页岩气领域部署实施11口探井,也均未获商业发现。之后,根据经验调整勘探方向,将页岩气勘探向四川盆地周缘转移,才实现了焦石坝地区3500米浅海相页岩气勘探的突破,迈出了中国页岩气勘探的第一步。我国页岩气自身的复杂性和勘探开发的艰巨性,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加大投入、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才能实现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2)商业生产困难。规模化商业开发困难重重。保存条件的好坏对页岩气的富集高产至关重要。我国页岩气保存条件好的资源大多埋深大、单井投资高。比如,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和准噶尔盆地二叠系,总体埋深超过6000米;四川盆地盆内志留系和寒武系分别大于4000米和5000米。保存条件差的资源,虽然埋藏浅,但单井产量低,以现有技术水平难以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我国页岩气资源富集区多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难以展开大规模“井工厂化”作业,且存在钻前费用高、水源缺乏、管网不配套等不利因素,实现规模化商业开发难度巨大。
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很难再发现大的气田。目前来看,未来天然气接续发展的希望在页岩气已经成为业界广泛的共识。从消费侧看,尽管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石油的消费增长放缓,但是由于改善环境的要求,天然气替代煤炭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未来各地对天然气的需求不但不会停止,而且可能会出现大幅度增长。因此,推动页岩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继续维持页岩气财政补贴政策
2012年至2015年,国家对页岩气实行0.4元/立方米的政策补贴,对国内页岩气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页岩气开发前期投入大、经济效益低,且正在推进的页岩气产能建设多在“十三五”期间及以后。建议国家对“十三五”、“十四五”期间的页岩气开发利用,仍然维持0.4元/方的补贴标准,以增强企业的发展信心,进一步加大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持续投入,促进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2.进一步细化页岩气产业政策,并强化落实
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将页岩气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政策落实到位。
3.鼓励和支持加大页岩气科技攻关力度
从国家层面组织企业、高校等科研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海、陆相页岩气资源形成条件、富集规律、渗流机理等基础理论攻关研究,形成具有中国海、陆相多类型页岩气地质理论体系。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研发,形成适合我国不同类型页岩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及配套技术系列,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提高页岩气开发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