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准东—皖南工程’)开工。”1月11日上午,随着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的一声令下,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开工建设。该工程是“疆电外送”的第2条特高压,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输电领域持续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刷新了世界电网技术的新高度,同时对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具有重大示范作用。
有力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准东—皖南工程的起点位于新疆昌吉自治州,终点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6省(区),新建准东、皖南2座换流站,换流容量2400万千瓦,线路全长3324公里,送端换流站接入750千伏交流电网,受端换流站分层接入500/1000千伏交流电网。工程于2015年1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计划于2018年建成投运。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指出:“准东—皖南工程是实施‘疆电外送’的第2条特高压输电工程,是连接西部边疆与华东地区的‘电力大通道’,工程输电能力达到1200万千瓦,对于促进新疆能源基地开发、拉动经济增长、防治大气污染、推动创新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据显示,首条“疆电外送”特高压工程——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以来,已累计输送电量383亿千瓦时,占新疆电力外送规模的90%以上。
根据投资估算,准东—皖南工程投资达407亿元,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285亿元,直接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约1018亿元,可增加就业岗位2.8万个,每年拉动GDP增长130亿元,增加税收24亿元,对国家的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拉动作用。
安全可靠保障华东电力供应
据了解,准东—皖南工程落点皖南地区,既可就近满足皖南地区负荷的发展,又能够与东中部地区的特高压工程配合,充分利用皖南—南京—上海—浙北—皖南特高压交流环网的输电能力向长三角负荷中心送电,安全稳定水平高,灵活性和适应性强。
目前,华东地区的燃煤电厂分布密集,严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在新疆集中建设大容量燃煤坑口电站及风电厂,通过准东—皖南工程外送,煤炭综合利用效率高、排放治理效果好。数据显示,准东—皖南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东中部送电约660亿千瓦时,减少燃煤运输3024万吨,减排烟尘2.4万吨、二氧化硫14.9万吨、氮氧化物15.7万吨,将有利于控制华东地区的火电规模,有效减少雾霾、促进节能减排,推动能源环境协调发展。
自2014年11月同时开工“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至2016年1月开工准东—皖南工程,国家电网公司与地方政府协调联动、优化建设资源配置、强化全过程管控,积极做好物资供应、大件运输、现场施工等工作,精心组织工程建设,在14个月的时间内密集开工了10项特高压工程,有力支撑了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部署,彰显了央企的社会责任,也开创了我国电网建设史上的全新发展时期。
特高压工程持续创新升级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在建“四交六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17项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超过2.8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2.9亿千伏安(千瓦),累计送电超过4300亿千瓦时。准东—皖南工程的开工,标志着国家电网公司在成功突破±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1100千伏电压等级的全新跨越。
据介绍,准东—皖南工程的电压等级从±800上升至±1100千伏,输送容量从640万千瓦上升至1200万千瓦,经济输电距离提升至3000-5000公里,每千公里输电损耗降至约1.5%,进一步提高了直流输电效率,节约了宝贵的土地和走廊资源。“±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的最远输送距离可达5000公里,相当于北极的风电可以直接送到北京。”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表示。
期间,准东—皖南工程成功研制了±1100千伏换流变压器、换流阀等关键设备,首次采用±1100千伏户内直流场和送端换流变现场组装方案;线路受端高、低分层接入500千伏和1000千伏交流电网,安全稳定水平高,灵活性和适应性强……总的来说,该工程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电网技术和电工装备制造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同时,超大容量、超远距离、更低损耗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对于有序推进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此外,准东—皖南工程也开启了国家电网公司后续“五交八直”特高压的序幕,对此,舒印彪表示:“国网将认真落实国家‘十三五’能源发展战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争取‘五交八直’后续工程早日核准开工,加快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一带一路’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