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厂
CN202110623633.8一种冷轧取向电工钢钢带的渗氮处理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工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轧取向电工钢钢带的渗氮处理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渗氮速度慢,渗氮效果不佳,能耗大,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经过冶炼、连铸后,对铸坯进行热连轧、常化酸洗、冷轧及脱碳退火的工序;S2、在渗氮炉内进行两段渗氮处理:S21、第一段渗氮处理的渗氮温度为750‑950℃,渗氮时间为25‑35s,另外,渗氮介质的喷射压力为0.15‑0.25MPa,渗氮介质的流量为5‑20NL/min;S22、经稀土溶液浸泡1‑2小时后,继续第二段渗氮处理,其渗氮温度为460‑560℃,渗氮时间为10‑25s,另外,渗氮介质的喷射压力为0.15‑0.25MPa,渗氮介质的流量为1‑10NL/min;S3、涂隔离剂、高温净化退火后得到成品。
电工钢检测方法及标准综述
综述了电工钢从生产到成品过程中涉及到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仪器,并通过对电工钢标准的发展改进,详细阐述了我国现有的电工钢技术标准体系,同时对代表企业的电工钢重点指标进行了摘录对比,为综合应用电工钢检测方法并促进电工钢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esting items,methods,and instrument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from manufacturing to finished products of electric steel. The current electric steel technical standards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also elaborated in detail,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electric steel standards. Meanwhile,by comparison of electric steel KPI in representitive companies,this article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steels testing methods and promo...
CN202121335035.2一种用于硅钢片钢卷制造的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卷加热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硅钢片钢卷制造的加热装置,目前硅钢片钢卷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其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腔一侧活动安装有主动轴,主动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轴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加热箱外侧的电机,主动轴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从动轴,两个从动轴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和主动轴以及主动齿轮的配合,可使得主动轴转动,并通过主动齿轮与两个从动齿轮的啮合,进而使得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同时转动,并通过两个加热盘对加热箱内部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固定盘和连接盘之间的钢卷边转动边加热,从而解决了硅钢片钢卷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CN202110081809.1一种硅锰镇静无取向硅钢冶炼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锰镇静无取向硅钢冶炼方法。该无取向硅钢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05%,Si:0.25%‑1.20%,Mn:0.2%‑0.8%,P:0.015%‑0.065%,S≤0.005%,Als≤0.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出钢结束加石灰、渣面脱氧剂调渣;RH真空精炼脱碳结束后进行脱氧合金化,合金化后3‑5min由真空室料仓加入合成渣,处理一段时间后净循环8‑12min,破空出钢运至连铸浇注。得到钢水中主要为SiO2‑CaO‑Al2O3系夹杂,一方面避免了钢水中生成低熔点SiO2‑MnO系夹杂,轧制过程沿轧制向伸长,阻碍晶粒长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生成纯SiO2或高SiO2组分类酸性夹杂,导致冶炼过程耐火材料的严重侵蚀。本发明可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类型,提高钢水洁净度,改善冶炼过程中对耐火材料的侵蚀。
CN202121007062.7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用钢带纠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用钢带纠偏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传送电机、安装柱和固定板,所述安装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边板,所述侧边板的两边内壁均开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侧边板的一侧内壁设有推力弹簧,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抵边轮。本实用新型对带钢产生更大的推力,使得带钢归位,推力弹簧的弹性使得装置对带钢的力比较缓和,不易使得带钢形变,顶压板和防抖轮会在带钢的顶部对带钢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压力,使得带钢在运输过程中不易上下抖动。
修正GTN模型及其在预测硅钢冷轧边裂中的应用
考虑剪应变对微孔洞损伤演化的影响,对GTN损伤模型的损伤演化机制进行修正,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应力三轴度水平的损伤模型。结合隐式应力更新算法和显式有限元计算,采用VUMAT子程序实现了修正GTN模型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数值计算。通过模拟纯剪切和剪切-拉伸两组试样的损伤演化和断裂行为,验证了修正GTN模型在不同应力三轴度承载条件下的有效性。运用修正GTN损伤模型模拟含边部缺口的带钢在轧制过程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行为,模拟结果与实验相一致,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地用于带钢缺陷在轧制过程中扩展行为的分析和预测。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带钢边部缺口在轧制过程中,缺口前沿和后沿均会萌生裂纹,且后沿裂纹扩展更为明显。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hear strain of micro-void on damage evolution, a modified GTN model applicable to various stress triaxiality conditions is proposed by modifying the damag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GTN damage model. The modified model is implemented in commerci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 by combining the implicit stress update method with an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solving algorithm and through the user-defined material subroutine VUMAT. The damage evolution and the failure pro...
CN202110813181.X一种硅钢片测量装置
一种硅钢片测量装置,属变压器绝缘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止动滑块、纵梁和测量部,止动滑块安装在工作台上,纵梁架设在止动滑块和工作台上,测量部安装在纵梁上。工作台包括台面、立柱和横向燕尾槽,四个立柱将台面支撑于地面,台面的下侧安装一个横向燕尾槽。止动滑块安装在横向燕尾槽内,止动滑块包括块体、推杆、楔块、挡片、弹簧和蘑菇头,块体横向具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推杆和弹簧,块体纵向具有一对侧槽,侧槽内安装楔块,通孔内具有一个凸台,凸台位于靠近蘑菇头的一侧,蘑菇头用于弹簧的限位。止动滑块上安装纵梁,纵梁包括滑板、纵向燕尾槽,滑板的一端安装在止动滑块上,滑板上具有纵向燕尾槽,纵向燕尾槽上安装测量部。
CN202121189266.7一种基于取向电工钢用收卷组件及其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取向电工钢用收卷组件及其固定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后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侧面活动安装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活动块,活动区,弹簧,主动块,连接孔,连接杆,齿轮,卷筒,挡板。该种基于取向电工钢用收卷组件及其固定结构,活动块会带动活动区内部的主动块在其内部移动,可以通过连接杆带动齿轮进行转动,因齿轮侧面啮合连接有齿口,从而会顺着主体的侧面进行移动,当齿轮移动到主体的一角时,会带动活动区内部的弹簧收缩,弹簧可根据齿轮到主体中心的距离长短进行伸缩,物料会通过卷筒落到卷块的表面,从而可以对物料进行收卷,最后达到了便于收卷,降低物体损害的目的。
CN202111652927.X一种罩式中间退火高牌号无取向硅钢50BW350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罩式中间退火高牌号无取向硅钢50BW350的生产方法,包括钢水化学成分设计、热轧工艺、冷轧工艺和退火工艺等步骤;钢水化学成分包括C≤0.004%、Si1.80‑2.1%、Mn0.70‑0.90%、Als0.30‑0.45%、P≤0.015%、S≤0.0030%、O≤0.0020%、N≤0.0025%、Sb0.06‑0.12%,余量为Fe。本发明通过特殊的化学设计,添加Sb元素,通过优化产品的结构组织提高电磁性能,适当降低Si含量,并提高Mn元素含量,通过二次冷轧法消除热轧粗大纤维组织的影响,得到了没有表面瓦楞缺陷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与传统高牌号生产方法相比,成本较低,生产出的硅钢电磁性能优良。
CN202123117667.4一种变压器铁芯硅钢片板材滚切后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铁芯硅钢片板材滚切后打磨装置,包括机体、导向机构、隔板、前端打磨体和后端打磨体,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机体上,且所述导向机构导向若干料带的位移,所述导向机构之间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前端打磨体设置在料带传送方向上的前端,所述后端打磨体设置在料带传送方向上的后端,且所述前端打磨体、后端打磨体分别设置在两两相邻的料带之间;传送状态下的料带切割边缘相对于前端打磨体、后端打磨体打磨。在料带传动的同时,通过前端打磨体和后端打磨体的相对运动同时对两个料带的边缘进行打磨,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提升料带外观质量。